首页 体育知识正文

美国体育的特殊性:封闭的联赛与欧洲模式竞争

xiawuyouke 体育知识 2022-07-19 15:33:35 160 0

除极少数项目之外,欧洲大部分集体项目联赛都遵循“开放式”原则,这意味着一支队伍可以参加某一项比赛,但也有可能根据成绩而被剥夺参加该项比赛的资格。在欧洲大陆,无论是三大球还是手球、水球联赛都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给予了各家俱乐部表现优异参加最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也增加了因为战绩欠佳而降入低级别比赛的可能。人们将其称作升级(升入高级别联赛)与降级(降入低级别联赛),在升降级制度下,整个联赛系统是开放的。

而在美国(与加拿大),情况则截然相反:棒球、美式橄榄球与冰球等项目的参赛队由联盟官方指定,即使有队伍排名垫底,他们也会留在该级别联赛里继续征战下一个赛季。新球队的加入标准并非由竞技层面决定,而是主要依据联盟整体的经济因素(如联盟中的某支球队破产;接纳一支拥有宏伟蓝图、对整个联盟发展有利的新球队加入)。上下级别联赛之间没有升降级,低级别联赛的球队没有任何机会通过竞技成绩升级,这便是美国“封闭式”联赛的现状。

不同模式造悖论

这两种完全相左的联赛模式造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美国体育被视作极端自由主义的天堂,立法机构允许体育联盟不受宪法约束,以自由竞争方式实现真正的垄断并强化内部规则,而在相对不那么自由的欧洲,球员的市场价值是不断变化的。职业经理人通过运作球员在价格波动的市场不断流动来投机,以此维持转会市场的经济泡沫:最大的城市吸引最富有的投资者,坐拥规模最大的俱乐部,建造容量最大的体育场。

在欧洲占据上风的逻辑引发了更激烈的竞争,这在足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家俱乐部在与对手展开竞争时都表现得像一家企业,这有时会催生挑战传统体育逻辑的“不走寻常路”。以AC米兰俱乐部前主席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为例,这位前意大利总理利用自己的财政大权在转会市场上引入球员之后,甚至不等到这些球员出场就将他们转手出售!

美国的运作体系与欧洲迥异:在经济因素不可或缺的情况下,诸如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国家橄榄球联盟(NFL)、职业篮球联赛(NBA)与国家冰球联盟(NHL)等顶级联赛联盟通过确定俱乐部整体预算、球员薪资与转会市场花费框架,从而更好地为联赛的经济利益服务。换言之,联盟本身类似于一个捍卫联赛职业化的工会。

简单而言,欧洲的俱乐部是标准的经济实体,其他同级别联赛的俱乐部拥有能与之匹敌的经济能力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赞助商的投资能否收到回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伍的竞技成绩;美国体育的标准经济实体则是联盟,其内部俱乐部在赛场上相互竞争,但在经济层面互相帮助,目标是共同盈利。

话虽如此,但如果像某些历史学家一样抱有美国体育模式存在着“社会主义”体系和欧洲存在极端自由主义的想法,那未免太过片面。美国的体育赛事组织可能受到更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但它首先追求的是在联盟内部兼顾最大利润与激烈竞争,以此吸引体育迷们的眼球。事实上,美国的体育大联盟实现了资本主义企业家的一大理想:垄断局面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消灭了竞争,也可以使他们不再受到反垄断法的羁绊。

棒球的例子

棒球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是上述悖论的生动例证,它证明了美国体育并非在做慈善,而是一门生意:在尽可能限制体育比赛不确定性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某种竞争形式追求最大利润。

在美国,棒球运动是最早成立全国联盟的运动。1876年,芝加哥白袜队的投资人赫尔伯特(William A. Hulbert)创办了国家联盟(National League),吸纳了来自波士顿、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哈特福德、纽约、费城与路易斯维尔等地的球队。许多老板采取铁腕治军的策略,工资低、性格倔强的队员被解约甚至终身禁赛,其中一些人不得不通过操纵比赛勉强维持生计。赫尔伯特在芝加哥的继任者斯伯丁(Albert G. Spalding)让棒球成为一项全国性的运动,考虑到体育首先是运动员们表演的舞台,他在明星的宣传普及与周边衍生品(T恤、棒球与棒球帽等)上下足了功夫,使棒球运动走向市场化。时至今日,斯伯丁依然是一家知名的运动装备品牌。

然而,球员的待遇却没有因此得到提升,老板们不愿为他们加薪。这一情况促成了一家崭新联盟的组建,被国家联盟排除在外与对该联盟不满的相关人士意在通过另立山头的方式,与国家联盟分庭抗礼。于是在1900年,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创办了美国联盟(American League),成功迫使国家联盟展开了谈判。三年后,两家联盟共同发起了“世界棒球系列赛”,并借此机会成立了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后者至今仍在管理这项运动。球员被牢牢控制,一直到1976年他们都受到“保留条款”束缚,该条款使得球员与一支球队签约几乎等于签下了整个职业生涯的卖身契[1]。为了捍卫自身权益,球员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罢工。MLB的成功为美国体育提供了灵感,其他项目以类似的模式组织起来,针对球员权利的模式甚至也如出一辙。

“保留条款”在1976年的废止使得部分球员结束与原东家的合同成为自由身,可以直接与其他俱乐部商谈合同。这一变革的地位与足坛的博斯曼法案[2]在欧洲相当,造成了球员薪资的水涨船高,老板们愿意为了在转会市场上将优秀的自由球员招致麾下而不惜血本。它也催生了各大联盟纷纷出台保障措施,如规定球员薪资总额上限的工资帽,对不惜代价引援的俱乐部征税。这些措施并非联盟讲究“道德至上”,而只是为了维护既有的体制与垄断、盈利的局面。

上述变革体现了欧美体育的主要差异。在欧洲,尽管出现了一些限制财政两极分化的趋势,老板们在转会市场与球员薪资方面依然不断增加投入,立法者选择保护球员权益;而在美国体育界,一系列变革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诉讼与反诉讼,立法者更多地保护联盟整体,于是企业家选择压榨雇员。这离受到严格控制的“社会主义经济”还差得远呢!

两种不同的模式同样有可能造成了不同国家之间体育法的差异。欧洲国家体育的建立与发展是以半公共化、具有联合性的联合会为核心,而美国的核心是兼有组织结构私有化、商业开放化的联盟。两种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存在但难称井水不犯河水,尤其是篮球、冰球等两块大陆共同盛行的项目。今日的国际篮联(FIBA)管理世界范围内的篮球运动,但财力根本无法与NBA相提并论。NBA推行奢侈税政策与部分特殊规则,这与FIBA截然不同(NBA比赛的单节时间更久、三分线与篮筐的距离也比FIBA规定更长)。这种差别同样体现在冰球运动上:NHL与国际冰球联合会(IIHF)在冬奥会上的具体规则有不小出入。

因此,北美各主要项目的体育大联盟通过控制特许经营权的财务,使其相对独立。相比于体育俱乐部本身,这些特许经营权更像是同一产业链上的商店,通过构建财政与运动员的互惠体系来优化整体营收,甚至还控制了大学球员迈向职业舞台的通道。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雇主们在缺乏秩序的情况下引入与出售国内外的年轻球员,也不能给他们任何成功的保证(欧洲足球这套系统中还包括青训补偿机制:当一名球员转会时,之前培养过他的俱乐部能收到一定比例的补偿金)。

美国体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次级联赛(第二级别),然而它们不会在任何层面与顶级联赛展开竞争。体育经济学家、法国体育经济调查局科学委员会主席安德列夫(Wladimir Andreff)用卡特尔与美国相对封闭的联赛类比,定义这是一种“使俱乐部的整体收入与盈利最大化”的联赛模式。欧洲的体育公司优先关注自身和个体,它与美国只有一点相仿:电视转播费在高水平职业联赛中愈发占据重要地位。

特许经营权的转让

美国封闭的联赛体系首先意味着一种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技至上相反的保护主义,这与美国反垄断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但在两大棒球联盟的冲突之后,考虑到棒球“更类似于公开展览而不是生意”,美国最高法院于1922年裁定:该项目可以免于反垄断法的审查。1961年《体育转播法》(Sport Broadcasting Act)正式通过,这一次的导火索换成了两个互为竞争关系的橄榄球联盟引发的争议,该法案将有权豁免反垄断法的范围扩大到了其他联盟。

前文提到过的“保留条款”是对联赛规定另一种形式的背弃,最终被自由球员制度所取代。为了避免球员薪资因此爆炸式上涨,大部分联盟设立了工资帽制度,它规定了球员工资总额的上限。同时,工资地板制度也保障了收入较低球员的工资下限,它与工资帽构成了特许经营权下的工资框架。

这样的框架使得俱乐部在自由球员与其他球员之间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薪资平衡问题,同时对将要登上选秀舞台的年轻球员予以密切关注——俱乐部每年都会签下大学球员进入职业赛场。在选秀过程中,联盟力图寻求的平衡再次得到了体现:联赛排名较低的球队可以在接下来的选秀中优先获得选秀顺位较高的新人;在此基础上,任何球员都不能拒绝俱乐部的合约,任何俱乐部也不能强行要求招揽最棒的年轻球员。

正因如此,特许经营权控制了用于引进球员的花费,稳定了投资分布,但有些球员会因为拒绝就工资帽/工资地板进行重新谈判而罢工。以NHL的故事为例,劳资双方未能就纠纷达成协议引发球员罢工,联盟不得已做出了取消赛季的决定。

除此之外,北美体育还呈现另一个富有鲜明当地特色的特征:特许经营权的所有者会向联盟相关部门支付一笔准入费用。联盟此举的目的是从整体财政角度出发,力求实现品牌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许经营权优先对于市场怀有依赖,而非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一名观众。在欧洲,这一点几乎是令人不可接受的——你很难想象法国马赛俱乐部会将主场设在德国鲁尔区。

冰球运动最先在加拿大得到发展,随后逐步传播到美国中东部,也带来了这种特许经营权的“移民”:许多从业者为满足所有者需求,为其创造最大利润而流动于各个领域,实现了多领域的开拓。成立于1967年的明尼苏达北星队便是一个典型范例,该队在20世纪70年代与克利夫兰男爵队合并,于1993年迁往达拉斯,更名为达拉斯星队。特许经营权也可以进行崭新的创造,例如NHL在2017年通过对城市所在市场进行调研与评估后,正式批准来自拉斯维加斯的球队成为NHL的第31支球队。

某些特许经营权可以在消失后重出江湖。当特许经营权在商业上形势不佳时,可以选择搬迁到更有利于盈利的地区。1922年成立的橄榄球俱乐部芝加哥红雀于1960年改名为圣路易斯红雀,此后于1988年迁往菲尼克斯,6年后更名为亚利桑那红雀。而在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阿根廷与日本,橄榄球运动的这一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许经营权是在五个国家共同有俱乐部参加的“超级橄榄球联赛”(Super 15)内部创建的。它给了球员开放的空间,没有降级之忧使得所有球队可以采用更赏心悦目的进攻打法吸引观众(最好的球员甚至由联盟支付工资)。

欧美之间的另一个差异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对于一位身在美国的投资者而言,将手伸进口袋成为特许经营权的老大还是不够的。他还得用一揽子商业计划说服其他总裁,以证明自己的构想可以为特许经营权与整个联盟带来巨大收益,需要详细计算与特许经营相关的整体商业营收(包括比赛日票房、广告、周边产品、停车场、商店、酒吧与餐厅等)。投资人还会受到另一层限制:为了保障整体利益,联盟可以强制规定特许经营权的驻地,例如要求将其放在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所在地。

有限的特许经营权数量与大量申请所有权的投资候选人之间的差异有时会催生一个崭新的、有竞争关系的联盟诞生。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联盟存在时间有限。大联盟总是会试图将竞争联盟中盈利能力最强的球队重新招致麾下,从而使竞争对手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为了遏制可能的大户流失,大联盟会有意识让某些地区相对缺少球队,并维持长期的默认招标以允许新球队的加入。这种方式保证了联赛扩军或转让已有球队的可能性。

电视转播权与门票收入由拥有特许经营权的各个团队共享。在球场上座率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特许经营权可以与当地电视台签署协议并共享收入。它具体到MLB与NBA有细微的差别,这两个联盟内部球队存在预算差异,工资也没有严格上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联赛强制推行奢侈税制度,这是一个不能越过的门槛。在奢侈税制度下,工资总额高于联赛规定门槛的球队需要将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小球队,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加强经济状况一般球队的战斗力。缴纳的数额需要根据相关球队的商业收入比例计算。它看上去相对公平,当然球员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形象通过赞助提升收入——尽管工资有天花板,但依然比欧洲高很多[3]。

关于开放与封闭式联赛或美欧体育模式的差别之争不能被简单归结为文化冲突。一些体育项目有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切换的趋势,譬如主阵地在欧洲的F1是一个封闭的联赛,参赛车队与车手必须保证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参加该项赛事,以保证商业合作伙伴、投资人的利益;欧洲足球冠军联赛是世界范围内吸金能力最强的俱乐部赛事,对于参赛资格的获得有着明确规定,也会根据成绩分发奖金,但这依然无法阻止少数球队在该项赛事中占据霸权地位。2018年11月,足球解密(Football Leaks)网站披露了以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巴塞罗那与曼联为首的几家豪门俱乐部计划组成联盟向欧足联施压,以获得欧冠收益的绝对大头;该网站披露的内容还显示,这些俱乐部意欲共同创建一项由16支或17支球队参加的封闭赛事“欧洲超级联赛”,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起正式实施。

最后要提到的是自行车运动。大量美国资本的注入使一些车队呼吁建立一个封闭的联赛系统——这样可保证世界巡回赛(World Tour,世界范围内顶级联赛)的参赛车队至少可以参加该项赛事五年,而不会遭遇降级或被第二级别联赛(Continental Pro)的车队取代。

参考文献

Wladimir ANDREFF,Mondialisation économique du sport,De Boeck,Bruxelles,2012.

[1]“保留条款”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队员“保留”下来,将他们的合同自动延长一年。

[2]该法案以1995年比利时球员博斯曼的一纸诉状而得名。博斯曼当年意欲从比利时RFC列日转会至法国敦刻尔克,但后者无法匹配列日的转会费。根据当时的规则,引入合同到期的球员仍需支付转会费。博斯曼胜诉后,球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与球队续约,或与新俱乐部签约。

[3]NFL的顶薪球员罗杰斯(Aaron Rodgers)每个赛季可以挣得2200万美元,这与NHL芝加哥黑鹰队内两名顶薪球员工资之和相当。NBA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在克利夫兰骑士效力时期,每个赛季的薪水约为3100万美元。在棒球界,球员合同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效力于底特律老虎队的卡布雷拉(Miguel Cabrera)在2014年曾签下一份10年2.92亿美元、第11年与第12年球队选项工资为5000万美元的超级大合同,这使得他成为这个星球上目前收入最高的运动员。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zxxedu.cn/3918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