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一种什么题材?
楚辞是一种什么题材?
楚辞和《诗经》一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源头,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另一种韵文形式,古称南风、南音。
它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既是楚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楚国地处南方,所以楚文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充满了奇异瑰丽的浪漫色彩。楚辞多用长短句,章法多变,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常常取材于楚国的神话、传说、鬼神、山水等,充满了浪漫色彩。楚辞是用楚国方言来吟唱的,隋唐以后楚音失传。楚辞的代表诗人是屈原,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除了屈原外,楚辞的代表人物还有宋玉、景差等。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流派。它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因此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 上一篇: 什么是诗?
- 下一篇: 南北朝民歌的发展概况如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