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
什么是词?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填词”等,是承袭汉、魏乐府遗风,并受少数民族音乐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盛行于北宋和南宋。
按字数分,词可以分为3类:58字以下的(包括58字)为小令,91字以上(包括91字)的为长调,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调。按阕分类,词可以分为单调(一阕),如李清照《如梦令》;双调(二阕);三叠(三阕),如《兰陵王》;四叠(四阕),如吴文英《莺啼序》。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照词来制定曲调,有的依照旧有的曲调来填词,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调牌,调牌一般按照词的内容而定。后来人们依据固有的曲调来填词,这些用来填词的曲调叫做词牌,词的内容和曲调、词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存词牌共有400多种,有的词牌有好几个不同的称谓,用得较多的词牌名如“西江月”“菩萨蛮”“浣溪沙”“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和诗不同,词在句式和声韵上有许多突破和特点。首先在句式上有如下特点:第一,词的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所以又称“长短句”,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四、五、六、七字句。第二,词的开头一般都有领字,一字领的有“任、待、乍、莫、怕……”,二字领的有“恰似、谁料、只今、那堪、试问……”,三字领的有“最无端、君莫问、君不见……”。第三,词句中常常有叠字和叠句,叠字如“错错错,莫莫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叠句如“归去,归去”“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等。第四,词句中常用到虚词,如“耳、矣、也……”其次,除了只在文中最紧要处(如转折和结尾处等)比较讲究押韵外,一般情况下,词对平仄押韵没有严格的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