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正文

古代家教故事选读:曾子故事二则(曾子杀猪、曾子避席)

xiawuyouke 家庭教育 2022-11-24 15:04:35 40 0

曾子杀猪

曾参(即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在一旁玩耍的儿子赶忙跑上前去,扯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怕年幼的儿子走不动路,不愿意带他同去,可是又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说:“好孩子,你还小,留在家里好好听话。等我回来,我把咱家那头肥猪杀了给你吃。”

儿子一听止住了哭声,眨了眨眼睛,认真地问:“是真的吗?”母亲只得又了点头。儿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蹦跳着跑到一边玩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旁边的曾参看在眼里。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到家里,只见曾参正拿着绳子捆家里的肥猪,身旁还放着一把杀猪刀。妻子一见慌了,急忙上前拉住曾参,着急地说:“你疯了,我刚才是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了,才故意哄哄他,只不过是说着玩的,你怎么当起真来了?”曾参严肃地说:“你做母亲的,不能欺骗孩子。小孩子啥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今天,你说话不算数,答应孩子的事不去做,哄骗了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说假话,去欺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即使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难以相信母亲的话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有理。她佩服丈夫这种真诚对待孩子,说一句算一句,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高兴地跟丈夫一起给儿子杀猪去了。

曾子避席

曾子有一次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用精要奥妙的理论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颂,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zxxedu.cn/41048.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4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