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正文

古代家教故事选读:一门三孝

xiawuyouke 家庭教育 2022-11-24 15:14:03 113 0

在德阳市孝泉古镇,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孝顺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汉时期,汛乡(现在的旌阳区孝泉镇)北街口有一户姜姓人家,姜文俊、陈氏夫妇膝下有一子,叫姜诗,自幼好学,远近闻名。县太爷见姜诗孝顺父母,学问也好,向朝廷举荐他为孝廉。不久,皇上下诏,任命姜诗为江阳县令。姜诗的妻子庞三春勤劳贤惠,丈夫在外地当差,家中的一切就由庞三春料理。庞三春每日都要挑临江水、煎鲤鱼侍奉公婆。一天,庞三春又到六七里外的临江挑水,突然刮起大风,没能按时挑水回家。婆婆大骂媳妇,气愤之下,强行叫儿子姜诗休了妻子,还要把庞三春赶出家门。一向孝顺母亲的姜诗只好照办。被赶出家门的庞三春想:丈夫长年在外,婆婆年迈体弱,怎么离得开自己的侍候呢?于是就忍辱负重寄住在白衣庵,昼夜纺布,卖布换钱给婆婆买回鲤鱼,又挑回临江水,委托邻姑婆婆把自己煎好的鱼临江水送给婆婆。为了让婆婆不起疑心,她还叮嘱邻姑婆婆:婆婆如果问起,就说是邻姑婆婆自己煎的鱼和挑的水。

姜诗和庞三春的儿子姜石泉,小名安安,在学堂读书。安安见母亲被赶出家门,仍然忍辱负重孝顺奶奶,就想:母亲这样孝敬奶奶,我该怎样孝敬母亲呢?安安想了想,决定每天上学读书时,都把自己搭火吃饭的米攒一把,路过土地庙时,藏在土地爷爷背后。攒多了,就送给母亲。起初庞三春以为儿子送来的米是偷的,十分生气,就打了安安一顿。安安哭着向母亲解释:米是自己攒的,不是偷的。庞三春半信半疑,仔细一看,发现米的颜色深浅不一,陈米、新米混在一起,才相信儿子送的米不是偷的。想到自己误会了儿子的一片孝心,还打了儿子,于是她抱着儿子,伤心地哭了起来。

古代家教故事选读:一门三孝

安安不但攒米孝敬母亲,放学后还帮母亲挑临江水。一次挑水时,安安不小心滑到临江河里淹死了。后来,姜母感到奇怪:邻姑婆婆为什么每天给自己送来江水和煎好的鲤鱼?孙儿安安为什么长时间不回来?追问邻姑婆婆才知道实情。姜母深感后悔,被媳妇、孙子的孝行感动,赶紧叫儿子姜诗把庞三春接回家。一家人消除了误会,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庞三春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临江水相同,泉水中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姜诗夫妇正好可以取来供母亲食用。

姜诗、庞三春、姜安安“一门三孝”的感人故事很快就传开了。“涌泉跃鲤”的奇事更是让人惊叹。姜诗、庞三春去世后,人们在姜诗的家乡,也就是现在的孝泉修祠堂,祭祀他们。人们都说,姜家这可是“一门三孝,名著千秋”啊!

近年来,“一门三孝”的影响更加深远。其中,“涌泉跃鲤”成为《中华孝道(一)》特种邮票的内容之一,方寸之间,呈现出厚重的德孝文化。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zxxedu.cn/4105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