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教故事选读:颜真卿两罹国难
颜真卿,我们知道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却少有人知道他更是一个慷慨赴死、两罹国难的忠烈之士。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任平原(德州)太守,他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石家庄)太守。颜真卿联合堂兄,率领义军共同作战,颜真卿还被推举为盟主。他们大败叛军,取得了“安史之乱”后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极大鼓舞了官兵的热情与信心,扭转了战局。安禄山攻占洛阳后,唐玄宗不由得伤心叹息:“河北二十四郡,竟无一忠臣!”这时有人来报,说河北尽陷,只有颜真卿镇守的平原城没有损失。唐玄宗这才开始关注颜真卿,其实他这时候连颜真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旧唐书》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何为得如此!”经此战役,颜氏家族损失惨重,三十多人被杀。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一家尤其惨烈。颜杲卿与儿子颜季明一起守常山,后颜季明被安禄山抓作人质,但颜杲卿不肯屈服,大骂安禄山,被割舌而死;颜季明被凌迟处死,尸骨仅剩一头一足。著名的《祭侄文稿》便是颜真卿为其侄子颜季明写下的。平原之战是颜真卿第一次为国赴难。
颜真卿由于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之后屡得升迁,这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嫉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都统李希烈谋反,直接威胁洛阳。宰相卢杞嫉恨颜真卿,便向皇帝进言,让颜真卿前去劝说李希烈投降。颜真卿深知这是陷阱,却说:“君命也,焉避之。”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忠义之心令人佩服。颜真卿劝李希烈归降,李希烈欣赏颜真卿,反劝他助自己反唐。颜真卿指着李希烈的鼻子痛骂道:“可惜我手中没刀,看你还来不来劝我!”李希烈派人在院中挖了一个大坑,扬言要活埋颜真卿。颜真卿坦然地说:“死就死,这是我的命!”并自作墓志和祭文,准备以死殉国。李希烈还不死心,又让手下在院子里堆上柴,烧起大火,说:“你如果还不投降,就自己往火堆里跳吧!”颜真卿二话不说就往火堆里跳,被李希烈的手下拉住了。李希烈毫无办法,软禁折磨了他三年,最终将他缢死。颜真卿死时骂不绝口,终年七十七岁。
- 上一篇: 古代家教故事选读:郭子仪节俭得平安
- 下一篇: 古代家教故事选读:陈省华诚信不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