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陶行知的故事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自立歌》)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有一天,陶行知到一位朋友家去,听朋友的夫人说自己刚打过孩子。
陶行知忙问怎么回事。朋友的夫人指着一块被拆得乱七八糟的手表,气呼呼地说:“陶行知,这块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行知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行知摇摇头。
夫人又接着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办呢?”
陶行知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来到院子,陶行知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朋友的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行知立即劝住了。
陶行知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问道:“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呢?能告诉我吗?”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有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陶行知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齐到钟表店去好吗?”
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行知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样拆,又怎样修,怎样装配,你不喜欢吗?”
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行知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起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行知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行知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行知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地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办吗?我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能够学会修理呢!”
陶行知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向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就应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朋友的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
- 上一篇: 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蔡元培:慈母的教育
- 下一篇: 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叶圣陶教育子女的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