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教冼星海唱歌的人
冼星海是我国优秀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五百多首革命歌曲,其中,有闻名中外的《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等,被毛泽东同志热情地称赞为“人民的音乐家”。可是他懂得的第一支歌是他母亲教给他的,“音乐要为人民”的道理,也是他母亲教给他的。母亲是冼星海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冼星海的母亲叫黄苏英,是个农家女儿,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她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丈夫死后,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虽然生活更加艰难,但她并没有向穷困低头。她忍悲含痛,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上。她认为,穷不可失志,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她抱着心爱的儿子,面对浩瀚的星空和茫茫的大海,心想,儿子将来的本事应该像星星无数,像大海无边,她就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星海。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了。
母亲当佣工,每天早早起身,工作十分繁重,可是,到了晚上,她便不顾一天的劳累,怀抱着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哼起那柔和动听的《杨树叶儿》催眠曲:
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
乖乖宝贝你睡吧,蚂虎子来了我打它。
我儿子,睡着了!我儿子,睡着了!
…………
未来的音乐家,在慈母的怀中听到了世界上第一支歌,这支歌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深切的爱……
黄苏英有时为了抒发自己对吃人的旧社会的愤懑,培养儿子坚强的性格,便给儿子唱广东搬运工人的劳动号子《顶硬上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冼星海七岁那年,由于生活所迫,黄苏英带着冼星海离开了亲爱的祖国,到了新加坡谋生。在新加坡,冼星海渐渐爱上了音乐,他看到音乐老师拿起铜号,用嘴一吹,便发出响亮而又有节奏的声音;用手指弹起钢琴,拉起小提琴,便产生美妙悦耳、动人心弦的乐曲。他惊奇、向往,对音乐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母亲理解儿子,也想全力支持儿子,怎奈生活太贫困了,她无法承担儿子的美好追求。她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但仍然避免不了儿子常常受到失学的威胁。小星海为了听人弹琴,不得不倚在人家窗外,有时,一直听到深夜,听着听着便睡着了,母亲找到他,叹着气,流着泪,把他抱回家中。
祖国,贫穷的祖国,母亲时时刻刻挂在心上。在新加坡艰苦地度过了六年,1918年,母亲又带着儿子回到了广州。母子虽然在岭南大学对岸的一个小岛上安下了家,但由于交不起岭南大学附中的学费,小星海只得在基督教主办的义学里半工半读。母亲每天把儿子揽来的一些脏破衣服搓洗干净,缝补停当,换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在母亲的影响下,少年的冼星海特别勤劳。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一面勤学苦练各种乐器,一面在学校的食堂里当杂役。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冼星海便成了一名“南国箫手”和青年提琴家,并被岭南大学聘请为音乐教员。
母子相依为命二十多年,冼星海终于成长起来了。为了使自己在音乐上有更深的造诣,他想外出继续攻读学业,但是又舍不得离开亲爱的母亲。母亲最体谅儿子的心情,积极支持儿子献身于音乐的志向。离别是痛苦的,特别是身边唯一的亲骨肉要离开自己;然而,母亲觉得儿子有远大的理想,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自己再艰难,也要全力支持儿子。她不顾自己年过半百,孤寡一人,毅然下定决心,送儿子外出求学。
1926年,冼星海到北京投考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临行前,母亲再三叮嘱儿子说:“孩子,你放心去吧,千万不要为我操心,妈妈是从苦难里熬过来的人,再苦再累我都能挺得住!”
冼星海离别母亲考进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第二年,又转学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在上海,他参加了田汉发起组织的南国社。由于闹学潮,冼星海被学校开除。冼星海想,何不趁此谋个职业,挣钱赡养母亲。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便鼓励他说,“只要你能完成学业,实现宏愿,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我还能干活,不要你照顾,就是再当十年、二十年用人,我也心甘情愿!”
听了母亲的活,冼星海止不住热泪直流,他激动地喊道:“妈妈,我的好妈妈!”
1929年,冼星海又一次离别母亲,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他身居异域,每当想起苦难的祖国,想起年迈母亲坚毅而慈祥的面容,就浑身充满了激情。他白天干活做工,晚间刻苦攻读。他写的一首三重奏曲《风》,获得了巴黎音乐院的荣誉奖。
六年以后,冼星海满怀抱负回国了。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谱写了《救国军歌》等许多抗日救亡歌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毅然决然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救亡演剧队。一天,演剧队要奔赴内地宣传抗日,冼星海又要第三次离开母亲了。他安慰母亲说:“好妈妈,我又要踏上征程了,你不要难过,我一定带着您的慈爱、您的鼓励、您的欣慰,把《杨树叶儿》《顶硬上呵》唱给千千万万需要抚爱、需要战斗的人们听。”
母亲噙着眼泪,又一次为儿子远行缝补征衣。她坚强地对儿子说:“好孩子,我明白,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儿子。你放心去吧,我挺得住,受得了,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再回到我的身边,等着你给我讲你工作取得的更大成绩。”
母亲又一次送别了儿子。冼星海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和培养。1938年,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谱写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人民音乐家。
- 上一篇: 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徐悲鸿教育女儿的故事
- 下一篇: 近现代家教故事选读:李苦禅教子的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