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课标正文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西班牙蜣螂

章节导读

西班牙蜣螂外表朴实无华,和其他的食粪虫站在一起毫不起眼,但它却很有内秀,制作食材的手艺好得别人没法比。它是天赋如此,还是经过苦练和尝试之后才做到的?西班牙蜣螂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们是如何教育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传承自己的衣钵的?这些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主要昆虫】西班牙蜣螂,是食粪虫中最美最大的一种,被称作“优秀的面包师”。

【特征习性】头长怪,身子矮胖,行动迟缓,爪子极短。喜静,贪吃,勤劳智慧,疼爱子女。

必考段落

西班牙蜣螂,它前胸截成一个陡坡,头上也长着一个怪角,极其引人注目。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缩成一团,又圆又厚,行动迟缓,肯定对圣甲虫的体操技能一窍不通。它的爪子极短,稍有一点动静,爪子就缩回肚腹下面,与粪球制作工们的长腿简直无法相比。只要看看它那五短身材、笨拙的样子,就很容易猜想得到它是根本不喜欢推着一个大粪球去长途跋涉的。

西班牙蜣螂确实是喜静不喜动。一旦找够了食物,夜间或者日暮黄昏时分,它就在粪堆下挖洞。挖的是个粗糙的洞,能放得下一只大苹果。然后,它三下两下地一扒拉,粪料便成了屋顶,或者至少挡在其门口;体积颇大的食物没有一个准形状地落入洞中,这也正是它贪馋好吃的明证。只要宝贝食物没有吃完,西班牙蜣螂就不再回到地面,一门心思地大快朵颐。直到饭尽粮绝,这种隐居生活才会结束。于是,晚间,它就又开始寻觅、收获、挖洞,另建一个临时居所。

有了这种无需事先准备就可吞食垃圾的本领,很明显眼下西班牙蜣螂根本就不去了解揉捏粪球的工艺。再者,它爪子短小,笨拙,似乎根本干不了这种工艺活儿。

五月里,最迟六月份,产卵期到了。西班牙蜣螂已习惯了用最肮脏的粪料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下要考虑自己的子女了,这就让它犯难了。如同圣甲虫一样,这时候它也必须弄到绵羊的软软的排泄物做成一个软面包。而且还得同圣甲虫一样,这个软面包必须营养丰富,就地整个儿地埋入地下,地面上不留任何残渣碎末,因为必须勤俭节约,一点儿也不能浪费。

只见它没有远行,没有运送,没有任何的准备工作,那个软面包就被划拉到洞里去,就在它自己的栖身之地。为了自己的孩子们,它在重复做着原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在黄昏那朦胧的光线下,我看见它出现在洞门口。它是从地下深处爬上来收集食物的。它没花什么工夫就找到了:洞口附近就有很多的食物,是我放的,而且我还精心地常常更换。它天生胆小,一有动静就随时准备缩回去,所以它步子很缓慢,不灵活。它用头盔划拉、翻找,用前爪拖拽,很小的一抱食物就给弄出来了,但却被拖散开来,掉成碎末。蜣螂把食物倒退着拖着,消失在地下。不到两分钟的工夫,它又爬到地面上来了。它仍旧小心翼翼的,用展开的触角瓣探查周围,然后才跨出门槛。为了观察方便起见,我把食物放在门口,但离洞口并不远。慢慢地,胆小的蜣螂心里踏实了,来到露天地里,到了我的面前,但我还是尽可能地不让它发现。它又没完没了地在一趟一趟地搬运食物了,但它搬运的总是一些不成形的碎块、碎屑,就像是用小镊子夹住的那样。

…………

这下子我明白了:蜣螂妈妈把先后搬运进洞的无数散碎食物聚集起来,揉成一整块;然后,它把这一整块食物搅拌、混合、压实成为颗粒均匀的食物。我多次看到这位女面包师站在那个大面包上;与之相比,圣甲虫做的那个小粪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在这个有时有一厘米宽的粪球凸面上,西班牙蜣螂走动着,踱着步;它轻轻地拍打这个大面包,让它变得瓷实、均匀。我只能偷偷地瞥上一眼这个滑稽场景,因为一看见有人,女面包师便顺着弯曲的斜坡滑下来,藏于面包下面。

当面包师把面团和好搅匀之后,它就把它拢成一堆,放到和面槽的一个角落里。在体大的块团内,面包发酵的温度调节得更好。蜣螂深谙面包制作的这一诀窍。它把收集到的食物堆在一起,精心揉制,做成粗坯,然后再让它有时间去进行内部发酵,让粪团味道变美,并让它有一定的硬度,以利日后的加工。只要这道化学程序没有完成,女面包师及其小伙计就会等待。对蜣螂来说,这个等待时间很长,至少得一个星期。

发酵成功了。小伙计把大面团分成小面团。女面包师也在这么干。它用头盔上的大刀和前爪上的锯齿切开一个圆槽口,并切下一小块体积规则的面团来。这切割动作干净利落,一刀成形,无需再修修补补,完全符合要求。

现在就要加工这个小面团了。于是,蜣螂便用它那似乎并不适于这种工作的短小的爪子尽量地抱住小面团,使用其唯一可以使用的挤压方法加以挤压。它非常认真执着地在尚未定型的粪球上移动着,上上下下,左转右绕,有板有眼地这儿多压几下那儿少压几下,然后又始终耐心地细致地加以修饰。如此这般地干了二十四小时之后,凹凸不平的粪团就变成了有如梨子般大小的完美的球形面包了。在它那拥挤狭小的车间的一角,矮胖的艺术家几乎待在原地不能动弹地完成了自己的杰作,而且一次也没挪动过那个面团。经过耐心细致的长时间工作之后,它终于制作成了那个十分浑圆的球形,而这是它那笨拙的工具以及狭小的空间让人觉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它还得花较长的时间去仔细完善、抹光那个球形,用爪子温情地翻来覆去地抹,直到把一点点突兀都给抹掉为止。看上去它那细心的涂抹永无止境似的。但是,将近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它认为这个圆球已经合适了。蜣螂妈妈爬上其建筑物的圆顶,一直在压挤,在上面压出一个不怎么深的火山口来。它把卵产在这个小盆里了。

然后,它用极其粗糙的工具,以极大的谨慎与惊人的细致,把火山口边缘聚拢,做成一个拱顶,盖在卵的上方。蜣螂妈妈慢慢地转动,把粪料一点点地耙拢,推向高处,把顶封上。这是各个工序中最棘手的活儿。稍稍压重一些,扒拉得不到位,都可能危及薄薄的天花板下的虫卵。封顶的工作不时地要停一停。蜣螂妈妈低着头,一动不动,似乎在屏息聆听,看看洞内有何异常。

卵产下后,蜣螂妈妈便待在自己那小窝里,里面差不多满满当当地挤放着三四只摇篮,一个一个紧挨在一起,尖的一头冲上。它现在要干什么呢?想必是要出去转转,这么久没有进食,得恢复一下体力了吧?谁要是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它仍旧待在窝里,自从它下到洞中,它什么都没有吃过,绝对没有去碰那个大面包;大面包已经分成几等份,将是它的子女们的食粮。在疼爱子女方面,西班牙蜣螂克制自己的精神确实非常感人,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少吃喝。

它这么忍受饥饿还有第二个原因:守护在摇篮边上。自六月底开始,地洞就难以弄成了,因为雷雨大风以及行人的踩踏,洞都消失了。我所看到的几个洞穴里,蜣螂妈妈总是在一堆粪球边上打盹儿;每个粪球里都有一条已发育完全的胖嘟嘟的幼虫在大吃大喝着。

直到九月份头几场秋雨过后,它们才爬到外面来。而这时候,新的一代已经完全成形了。蜣螂妈妈在地下很高兴地看到子女们长大了,这在昆虫界是极其少有的天伦之乐。它听见自己的孩子们刮擦着茧子要破茧而出;它看见它如此精心加工过的保险箱被打破;如果地面的湿气没能让囚室变得软一些的话,它也许会走上前去帮自己的那些精疲力竭还出不来的孩子。妈妈及其孩子们一起离开地洞,一起上来迎接秋高气爽,这时节,太阳暖洋洋的,路上绵羊的天赐美食比比皆是。

考点提炼

1.简要概括西班牙蜣螂有怎样的外貌特征?

答案:西班牙蜣螂前胸成坡,头长怪角,身子矮胖,又圆又厚,行动迟缓,爪子极短,稍有一点动静,爪子就缩回肚腹下面。

2.简要概括西班牙蜣螂有哪些习性特征?

答案:喜静不喜动;贪婪好吃;“优秀的面包师”;勤劳智慧;疼爱子女。

3.西班牙蜣螂是一种食粪昆虫,然而作者介绍它时丝毫没有让人感到厌恶,为什么?

答案:文中多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西班牙蜣螂称作是一位灵巧的面包师,制作的蛋糕有的像洋葱头,有的像荷兰奶酪,有的像普罗旺斯的乡村面包,有的像蒙古包状的烤饼,表面光滑,曲线很匀称。把西班牙蜣螂又称作勤奋智慧的蜣螂妈妈,有时以人的动作来描写蜣螂,充分表现蜣螂是疼爱子女的温柔母亲。所以非但不令人生厌,反而令人感到可亲可敬。

4.在产卵后西班牙蜣螂为什么能够抵制住近在眼前的“大面包”的本能诱惑?

答案:(1)产卵后的蜣螂很久没有进食,忍饥挨饿也不碰大面包,是因为大面包是子女们的粮食。它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少吃喝。

(2)它忍受饥饿还有第二个原因:守护在摇篮边上。自六月底开始,因雷雨大风以及行人的踩踏,洞就消失了。每个粪球里都有一条已发育完全的胖嘟嘟的幼虫在大吃大喝着,蜣螂妈妈总是在一堆粪球边上打盹儿,充当它们的守护神。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zxxedu.cn/41289.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40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