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空锅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除夕不空锅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在民间,有“除夕夜,锅压粮,新的一年粮满仓”的说法。也就是说,除夕这天,家里的锅是不能空着的。这个说法和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除夕不空锅”的习俗,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源于何处,但是民间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没当皇帝之前,终日乞讨为生。作为男儿,朱元璋还能忍受风餐露宿,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但是他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却受不了这种折磨。眼看年岁已大、身体虚弱还要忍饥挨饿的母亲,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
又一个农历新年来到了,正是家家团聚欢宴的时节。到处流浪的朱元璋看着日渐消瘦的老母,心里愧疚不已。他四处乞讨,可是大过年的谁会待见要饭的。在街上来来去去几十个来回了,他竟没讨到半粒粮食,一气之下便起了贼念。
趁着夜黑,他连摸了几户人家,但是家家锅里都是空空如也。本就饥饿难耐的朱元璋更加愤怒,抄起人家的锅就走。他想:没饭吃,我总可以拿锅换点粮吧。刚走出几步,朱元璋便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妥。虽说自己没饭饿得发昏,但是人家如果没了锅,怎么做东西吃啊,年怎么过,这不是又连累一家人挨饿吗!想到这,他便把人家的锅放回了灶台。
- 上一篇: 人们为什么喜欢将“福”字倒贴?
- 下一篇: 发压岁钱的习俗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