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知识正文

“荆关”指的是谁?

xiawuyouke 趣味知识 2022-11-30 11:32:38 53 0

“荆关”指的是谁?

荆关是五代时期北方两位著名山水画家荆浩关仝的简称。五代时期,中原地区虽然战乱不断,但这并没有使绘画创作陷入停顿。山水画在此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山水被作为环境艺术加以描绘。荆浩和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这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作品气势雄伟,风格峻拔。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荆关”时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水墨和水墨着色的山水画自此已发展成熟。

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今济源)人。唐末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他通晓经史,能诗善文,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贡献非常大。他将“水晕墨章”的画法进一步发展,使之趋向成熟。他在前朝山水画的基础上,通过“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这为全景式北方山水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荆浩的代表作是《匡庐图》,这幅作品是我国北宋以前具有山水全景模式的典型作品。

关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工画山水,曾拜荆浩为师,后自成一家,他的作品,被称为“关家山水”。他与荆浩同为北方山水画派创始者,并称为荆关。关仝的山水作品笔画简单,气势雄伟,富有生活气息,布境兼“高远”与“平远”两法。关仝作品画出了山川的雄奇,表现出大石耸立,屹然万仞的峭拔气势。他画树,往往是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极富于墨韵。《关山行旅图》是他的代表作。

荆关开创的北方山水画派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他们后,我国山水画有了南北之分。

黄筌,四川成都人,擅画花鸟,自成一派。黄筌最擅所谓的“钩填法”,也就是用勾勒法作画,以细淡的墨线勾画出轮廓,然后填色。画面显得富丽工巧。黄筌的画作多富有富贵吉祥的寓意,题材多来自宫廷中的异卉珍禽,动物往往表现得羽毛丰满,形象生动。其长子黄居宝也以画闻名,由于他们的风格特别迎合宫廷喜好,因此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格,人称“黄家富贵”。黄笙作品多,但传世甚少。他的《写生珍禽图》虽只是提供描摹的样稿,却也法度严谨,尽显技巧。

黄居寀,字伯鸾,是黄筌的次子。曾为宋朝画院的“待诏”,他的画法巩固和发扬了黄体的画风。总的来说,黄家画法是先用极细的墨线勾出轮廓,然后填彩,最大的特就是墨线不露在画面上。这种“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成为宋代初期画院的标准,因此可以说,黄笙父子对宋代院体画产生了权威性的影响。“黄氏体制”在宫廷的统领地位一直持续到熙宁时代才逐渐被新的画风所改变。黄居寀的传世作品《山鹧棘雀图》,富贵华丽,现珍藏于中国台湾。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zxxedu.cn/41534.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5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