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草书?
什么是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最早形成于汉代。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又名“隶草”“古草”,其后发展成为“章草”。正如刘熙载《艺概·书概》所说:“解散隶体,简略书之,此犹未离乎隶也。”“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至汉末,张伯英(芝)把章草里面的隶书笔意省去,将上下字体之间的笔势连带、偏旁连接,从而创造出了“今草”。唐代的张旭、怀素在“今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狂放不羁,称之“狂草”。欣赏草书时要注意:
观气象:草书是最能体现人的气质、情感及精神风貌的书体,以有高情逸韵为上,潦草粗俗为下。宋代米芾曰:“草书不入晋人格,辄结成下品。”可为参考。
观笔墨:草书是典型的线条艺术。不论中锋、侧锋,方笔、圆笔,都要内含情致,外具形质。墨法则要浓淡润枯,五色焕发,俱见神采。
历来人们形容草书佳作都说是“笔走龙蛇”,美术上称为蛇形线,那么蛇形线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英国画家荷加斯通过各种线条类型的美学研究,认为: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魔力……蛇形线是一种弯曲的并朝着不同方向盘绕的线条,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去追逐其无限多样的变化……这不仅使想象得以自由,从而使眼睛看着舒服……它是动人心目的线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