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豆叶戏?
什么是豆叶戏?
豆叶戏,又叫“掉城戏”,是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所发明的。万历皇帝奢华淫逸而不事政务,在宫中与宫女和太监们纵情享乐,琢磨出了一种具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分为小规模和大规模两种。小规模的玩法是:用色罗一方,界成井字形的九营,中间的一营为上营,四方的四营为中营,四角的四营为下营,玩的时候,宫女用银钱或者小银珠投掷,落在上营赏银九两,落在中营赏银六两,落在下营赏银三两,双抛双赏,落在营外和压着井字,则均罚银六两。大规模的玩法是:在御前十步开外,界画出一座方城,城内用数个十字分成8个部分,即方城八城,每座城中分别写上银十两至三两不等,玩的时候,太监用银豆叶(即豆叶大的银子)或者八宝(即8种表示吉瑞的佛教物品)唱着投掷,落在某城就照数赏赐,落在城外或者压着界线,则收其所掷银豆叶或八宝。因为游戏以掉城决定赏罚,所以又得名“掉城戏”。当时后金已经在东北崛起,明朝的关外城池开始失陷,人们于是认为“掉城戏”是不吉利的,因此这项游戏也就迅速地消失于历史的尘影之中了。
冰戏,亦称“冰嬉”,是各种冰上体育活动的泛称,包括跑冰、花样滑冰、冰上执球与踢球以及冰上杂戏等,是北方人民在寒冷的冬季中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冰戏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流行,到明代更成为宫廷的体育活动,而在清代最盛。满族由于生活在冬季严寒而漫长的东北地区,所以冰戏更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并且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按清代的习俗,皇帝每年在冬至到三九的这一段时间都要在太液池(即当今的北京之三海)校阅八旗溜冰,同时观看冰戏表演。表演的兵丁分为两翼,每翼头目12名,穿红黄马褂,其余的人穿红黄齐肩褂,射球兵丁160名,幼童40名,也都穿马褂,背插小旗,按八旗各色,依次走冰,然后对优胜者给予奖励。除了一般的溜冰之外,还有冰上射箭、打球、单人表演、双人表演等项目,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单人和双人表演与现在的花样滑冰有相似之处,当时的冰上单人和双人表演不仅技术高,形式也很多,有金鸡独立、蜻蜓点水、紫燕穿波、凤凰展翅、哪吒探海、双燕飞、朝天蹬等多种花样。此外,还有冰上舞龙、舞狮、跑旱船等集体表演。这种隆重的冰戏表演在当时堪称为一件盛事。
- 上一篇: 马球兴起于何时?
- 下一篇: 社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