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和补子各代表了什么?
衣冠禽兽和补子各代表了什么?
最能衬托大明皇帝的龙形象的当然就是禽和兽了。所以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衣冠禽兽”在当时遂成为文武官员的代名词。
明代服制规定: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当时,“衣冠禽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只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衣冠禽兽”才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明代官服上的禽兽被绣在两块正方形的名叫“补子”的织锦上,使用时将它缝在官员的服装上,前后各一块,所以官员的服装也叫“补服”。“补子”是明代官服上新出现的等级标志,以后600年为官场所沿用,成为封建等级制度最突出的代表。
- 上一篇: 品位和服色有什么关系?
- 下一篇: 冠、巾、帽之间有联系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