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坛庙建筑有什么特点?
中国坛庙建筑有什么特点?
坛庙建筑主要用于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山川、帝王先贤、名人祖宗,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坛庙建筑的历史比宗教建筑更为悠久,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浙江等地发现的一批坛庙建筑,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坛庙逐渐由原先的宗教信仰范畴的建筑发展成为封建国家具有政治作用的设施,成为都城、府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
坛庙建筑按其祭祀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坛庙,如天帝庙、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之神的神庙、社稷庙、先农庙、岳镇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一类是祭祀鬼神的庙,鬼神即人死之后的神灵,如关公庙、孔庙、亚圣庙、文昌庙、诸葛武侯祠以及人们供奉历代祖宗的神庙等。在都城中必须建设的坛庙建筑有:太庙、社稷坛、天坛等,而地方府县必然建造的坛庙建筑有: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孔庙等。此外,各地还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修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神庙,如苏州一带有祭祀早期开拓者的“泰伯庙”,有祭祀春秋战国时期辅助吴王兴国的功臣伍子胥的神庙;沿海各地有祭祀海上女神天妃的“妈祖庙”等,而历代官员及其后代建造的家庙更是遍布全国各地。现存的著名坛庙建筑有:北京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山东曲阜的孔庙,四川成都的诸葛武侯祠,山东邹城的亚圣殿等。
- 上一篇: 故宫的建筑规模怎样?
- 下一篇: 天坛有什么建筑特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