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阙、华表、影壁分别指什么?
牌坊、阙、华表、影壁分别指什么?
牌坊又名牌楼,来源于古代用以表彰人或事的坊门,常建在离宫别苑、寺观、陵墓等重要建筑的入口处,当做这些建筑的前奏,形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也有建于城镇街道重要位置的,如桥的两段、十字路口、大路的起点、商店的门前等,叫冲天牌坊,起到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在山林风景区的山路上,也常立有牌坊,有标记路程的作用。南方一些城镇,一条街道上常建有多座牌坊,主要用来“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牌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石、琉璃等,木牌坊多流行于古代,石牌坊则以明代的最为有名,琉璃牌坊以清代的最有代表性。
阙,常用于城池、宫殿、陵墓、祠庙等重要建筑群之前,是入口的标志。最早的阙是供显示威严、守望用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区别尊卑、显示礼仪的装饰性建筑。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的双阙,双阙之间不设门,这种阙在唐宋时期主要应用于墓地,以后就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双阙之间设门的阙。现存最早的阙是建造于汉代的,主要是庙阙和幕阙,分布于四川、河南、山东等省。
华表是成对的立柱,有标志和纪念的意义。元代以前,华表多为木制,之后多用石制,下有须弥座,石柱身上刻有精美浮雕,上端横着一块云状石板,顶部原立着石鹤后改为蹲兽,俗称“朝天吼”。明清时期,华表多树立在宫殿、陵墓前,也有少数立在桥头的,如卢沟桥头的华表。现存的华表,以北京天安门前和明十三陵四周的华表最为典型。
影壁又叫照壁、照墙,立在院落的大门内或者大门外,起到屏障的作用。影壁的历史久远,唐朝的史料上已经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无论是宫殿、寺庙、衙门还是普通人家的宅第都建有影壁,北方人家的影壁常建在门内,而南方人家多建在门外。历史上著名的影壁有: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内的九龙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内的九龙影壁等。
- 上一篇: 苏州园林为什么闻名天下?
- 下一篇: 戏楼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