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剃头师傅的社会地位高吗?
古代剃头师傅的社会地位高吗?
剃头在古代属于下九流的行当,剃头者俗称剃头师傅、剃头匠、整容匠、镊工、待诏等。汉代时,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当时主要是贵族服务。直到宋代时,都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服务业的繁荣,理发的行为才开始广泛存在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剃头师傅成为城市中常见职业。不过,古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除了幼儿外,成年人找剃头师傅主要并不是为剃去头发,而是做一些洁面、梳发等方面的事情。如宋代剃头师傅剃头时所做的主要是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镊子将客人头上的白发拔掉,故剃头匠有镊工之称;二是剃去颊毛与胡子,并拔鼻毛;三是用竹篦梳理头发,以使头发顺畅并清除头皮屑及虱卵,最后则将头发盘在头顶做成一个造型。明代还增加了挖耳、推拿等服务。金及元代,均对汉族人下过剃发令,但因汉族人的拒斥而不了了之。清代,在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令的政治背景下,剃头行业大盛,到处都能看到剃头师傅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因清人脑袋前端的头发需要经常剃掉,对于剃头师傅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顺治、康熙年间,城市中开始出现理发铺,后来剃发行业还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并有自己的祖师爷(一说罗祖,一说吕洞宾)。总体上,古代理发的都是男子。直到“五四”之后,女子才开始成为理发店的主顾。
- 上一篇: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流氓?
- 下一篇: 当铺是怎么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