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在哪里?曾侯乙墓出土时间
曾侯乙墓在哪里?曾侯乙墓出土时间
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墓葬分作东、西、中、北四室。东室放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西室置殉葬人木棺十三具。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一套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乐曲。曾侯乙编钟共六十四枚,八组,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载,总重量达三千五百千克,其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极其罕见。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两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纠正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墓中还出土了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另外,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二百二十多件,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集中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距离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由此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明的来源成为一个谜。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像不归属于已知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十分奇特。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三星堆发掘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世界最早的金杖,价值连城。在坑中出土了五千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还有六十多根象牙,引起了学者们关于“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三星堆遗址证明,古代巴蜀地区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五千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侯马盟书是什么?侯马盟书的历史意义
- 下一篇: 兵马俑有怎样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简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