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知识

  • 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怎样的文化?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怎样的文化?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怎样的文化?三星堆遗址在哪里距离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由此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明的来源成为一个谜。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像不归属于已知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十分奇特。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三星堆发掘出...

    趣味知识 2022-12-06 81 0
  • 郭店楚简记载了什么内容?郭店楚简的历史意义

    郭店楚简记载了什么内容?郭店楚简的历史意义

    郭店楚简记载了什么内容?郭店楚简的历史意义中国湖北省荆门市纪山镇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内的竹简,称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1993年10月出土。经考证,郭店楚简抄写成书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00年(大约相当于战国中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八百零四枚,经整理,有字竹简共七百零三枚,另残简二十七枚,总字数计一万三千多。竹简内容包括《老子》《太一生水》《缁衣》《五行》等十六篇道家及儒家著作。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焚毁了大量先秦典籍,郭店楚简所保存的历史资料尤为珍贵。郭店楚简所载内容与传世儒道经典颇有不同...

    趣味知识 2022-12-06 82 0
  • 兵马俑有怎样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简介

    兵马俑有怎样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简介

    兵马俑有怎样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简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直到他50岁死去,修筑时间长达38年,开创历代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发掘,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达两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八千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二乘。这组彩绘铜...

    趣味知识 2022-12-06 73 0
  • 曾侯乙墓在哪里?曾侯乙墓出土时间

    曾侯乙墓在哪里?曾侯乙墓出土时间

    曾侯乙墓在哪里?曾侯乙墓出土时间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墓葬分作东、西、中、北四室。东室放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西室置殉葬人木棺十三具。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一套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乐曲。曾侯乙编钟共六十四枚,八组,分三层悬挂...

    趣味知识 2022-12-06 91 0
  • 侯马盟书是什么?侯马盟书的历史意义

    侯马盟书是什么?侯马盟书的历史意义

    侯马盟书是什么?侯马盟书的历史意义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侯马盟书”,发掘时间为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年~前489年)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多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盟誓遗址”在侯马晋城遗址的东南部,面积...

    趣味知识 2022-12-06 91 0
  • 后母戊大方鼎是做什么用的?后母戊大方鼎意义

    后母戊大方鼎是做什么用的?后母戊大方鼎意义

    后母戊大方鼎是做什么用的?后母戊大方鼎意义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而铸造的。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该鼎形制雄伟,重达八百三十多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后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一千公斤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趣味知识 2022-12-06 73 0
  • 云锦有什么特色?南京云锦因何而闻名?

    云锦有什么特色?南京云锦因何而闻名?

    云锦有什么特色?南京云锦因何而闻名?盛产于南京,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技艺成就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多彩丝织锦缎。它因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云锦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过去只在南京官办织造局中生产,其产品也仅用于宫廷服饰及赏赐近臣,清代在南京设立了“江宁织造署”,晚清以来,行业中根据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花纹绚烂如云等特点,称其为“云锦”或“南京云锦”。著名的传统云锦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几大类。与蜀锦和宋锦用彩色丝线配置不同,云锦则大量采用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以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

    趣味知识 2022-12-06 70 0
  • “四大名绣”分别指什么?中国四大名绣都有哪些?

    “四大名绣”分别指什么?中国四大名绣都有哪些?

    “四大名绣”分别指什么?中国四大名绣都有哪些?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很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苏绣,是指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盛产丝绸,素有妇女擅长绣...

    趣味知识 2022-12-06 60 0
  • 衣被天下指什么?衣被天下什么意思

    衣被天下指什么?衣被天下什么意思

    衣被天下指什么?衣被天下什么意思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生产的棉布。松江府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今上海市境内。宋代,棉花栽培从岭南逐渐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松江气候、土壤适合棉花生产,棉花种植迅速得到推广普及。元朝元贞年间,劳动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带回先进纺织工具和织棉技术,使纺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效率大为提高的生产过程,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经过明朝植棉业的进一步推广,织棉技术的发展,松江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松江棉布在全国声誉鹊起,产品行销全国,且远销日本和朝鲜,有“衣被天下”之称...

    趣味知识 2022-12-06 62 0
  •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的历史贡献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的历史贡献

    黄道婆是谁?黄道婆的历史贡献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漂泊,以道观为家,从小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勤快聪明。棉花在闽广广泛种植后,黄道婆潜心研究纺棉织布的技艺,后南游学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成宗元贞年间重返故乡,在松江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扎、压、弹、织”、“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各种织造技术,使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

    趣味知识 2022-12-06 79 0
  • 交椅是什么家具?第一把交椅、第二把交椅是什么意思

    交椅是什么家具?第一把交椅、第二把交椅是什么意思

    交椅是什么家具?第一把交椅、第二把交椅是什么意思在小说《水浒传》中,众好汉排定位次先后时,称为坐第几把交椅。这里,交椅成了权力的象征。而后世的帮会组织受《水浒传》影响,往往也以交椅的座次指代帮会里头领权力的大小。我们现在所普遍使用的“一把手”、“二把手”的说法,多半也是“第一(二)把交椅”说法的一种演变。那么,交椅到底是一种什么椅子呢?交椅是中国最早的一种高脚椅子,又名“交床”“胡床”“绳床”,由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胡床改造而来。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叉,交结点做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后面安一圈状靠背。整个...

    趣味知识 2022-12-06 39 0
  • 古人为何把镜子称为菱花镜?镜子的趣味知识

    古人为何把镜子称为菱花镜?镜子的趣味知识

    古人为何把镜子称为菱花镜?镜子的趣味知识在《红楼梦》中著名的《红豆曲》中有这么一句:“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影瘦。”这里将镜子称为菱花镜。而事实上,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菱花镜”这个词。比如古典小说《赵飞燕外传》中便有:“飞燕始加大号婕妤,奏上三十六物以贺,有七尺菱花镜一奁。”元代关汉卿的《玉镜台》第二折又有:“缑山无梦碧瑶笙,玉台有主菱花镜。”那么为何古人将镜子称为菱花镜呢?菱花,乃是菱角的花。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的湖泊河塘中。其果长在水下,清脆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有弯弯的角,所以称为菱角。菱角...

    趣味知识 2022-12-06 77 0
  • 走马灯产生于何时?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走马灯产生于何时?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走马灯产生于何时?走马灯是什么意思在春节、元宵等节日的晚上,古人有赏灯习俗。各种彩灯争奇斗艳,煞是好看。这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大概算是走马灯了。走马灯是一种能够转起来的灯,它一转,灯壁内事先放好的一些人呀马呀之类的剪纸便会动起来,从外面看上去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煞是好看。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灯、转灯,早在宋代便已经产生,当时叫“马骑灯”。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已有京城临安夜市买卖走马灯的记载。周密《武林旧事》也有“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记述。文学家范成大的诗文记载得更为具体,并在一首记述苏州正月十五上...

    趣味知识 2022-12-06 47 0
  • 青花瓷是如何发明的?青花瓷产生的历史意义

    青花瓷是如何发明的?青花瓷产生的历史意义

    青花瓷是如何发明的?青花瓷产生的历史意义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恬淡素雅,清新明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享受,素有“人间瑰宝”之称。青花瓷产生自元代,至明清则成瓷器生产的主流。相传元代之前的瓷器上的花纹图案都是用专门的铁刀刻上去的,相当麻烦。元代,瓷器名镇景德镇上有一个叫赵小宝的青年,干的便是给瓷器刻花纹的工作。小宝有个未婚妻叫廖青花,有一天她问小宝道:“这瓷器上的图案,要是能用笔画上去不是更方便吗?”小宝说:“我们也都这么想啊,不过一直没有找到适合在瓷器上作画的颜料啊!”这个话题就...

    趣味知识 2022-12-06 46 0
  • 唐三彩为什么要用“三彩”来命名?唐三彩中三彩是什么意思

    唐三彩为什么要用“三彩”来命名?唐三彩中三彩是什么意思

    唐三彩为什么要用“三彩”来命名?唐三彩中三彩是什么意思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彩陶工艺品,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从质地上讲,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所谓“三彩”,并非只有三种颜色。在其制作过程中,人们将彩釉涂在陶坯上,并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可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因以黄、褐、绿三色为多,因此得名“唐三彩”。“唐三彩”这个名称,并不是唐朝人起的,而是民国时期之人总结其颜色规律后给出的称呼。现在的专业研究者一般将之称为“唐彩色釉陶”,因为从...

    趣味知识 2022-12-06 127 0
  • 惊堂木是什么东西?惊堂木的由来

    惊堂木是什么东西?惊堂木的由来

    惊堂木是什么东西?惊堂木的由来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古代的县太爷审案时手边总是放有一个木块。一旦下面的犯人不老实,或者大堂上因为诉讼双方争吵显得有些混乱时,县太爷便举起木块“啪”的一声敲在桌子上,犯人便收敛起来,整个大堂也顿时肃穆起来,县太爷顿时变被动为主动。这块木头就是惊堂木。早在春秋时期,各级官府便开始使用惊堂木,直至民国时期的法官还曾使用过这个东西。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有棱,其大小一般单手正好握住。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唐太宗以后,为求美观,在惊堂木上刻上龙、狮、虎等动物图案。武则天时期,朝廷...

    趣味知识 2022-12-06 76 0
  • 大臣们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笏的由来

    大臣们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笏的由来

    大臣们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笏的由来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发现古时大臣上朝时手里都拿了块奇怪的板子。在殿上与皇帝对话时,大臣们总是双手将板子擎在面前,似乎是故意要将自己的脸遮挡起来。那么,大臣们为何要带这么一个东西呢?这块板子,名叫笏,也叫笏板、手板或朝板,是自周代直到明代臣子面见皇帝时都要拿的东西。关于其作用,《礼记·玉藻》记载:“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看来笏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臣子向君主奏事,为了避免遗忘,事先把要奏之事写在笏板上。另一方面,早期时候没有纸,笏可以记下君...

    趣味知识 2022-12-06 129 0
  • 古代用什么来洗涤衣物?洗衣粉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用什么来洗涤衣物?洗衣粉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用什么来洗涤衣物?洗衣粉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知道,洗衣粉乃是一种化学产品,近代才发明。那么,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如何洗涤衣物的呢?事实上,古人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土制洗涤物品。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古人发明的一种“清洁剂”——灰水。这种灰水乃是将草木灰泡水后形成。《礼记·内则》言:“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可见,古人洗涤衣裳冠带,所用的就是这种草木灰浸泡的溶液。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这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在古时是十分常见的。另外,《考工记》中还记载了一种由贝壳灰与栏木灰混成的混...

    趣味知识 2022-12-06 34 0
  • 古人是怎么洗澡的?公共澡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人是怎么洗澡的?公共澡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人是怎么洗澡的?公共澡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沐浴,我们知道,是洗澡之意。而除“沐浴”之外,古人用“沐”字所造的词还有许多,比如沐发、沐澡、沐濯、沐芳、沐巾、沐盆,等等,这些词也都与洗澡有关。既然古代产生了这么多与洗澡有关的词汇,想必古人洗澡是比较频繁了。那么,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先秦之际,洗澡不仅是一种清洁行为,而且被视为一种礼节。《礼记》中明文提出,人们应该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并且后辈对于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主人对于住在自己家里的客人,也必须做到这一点。另外,人们在祭祀之前,要先洗澡,以示虔诚;臣子上朝见君...

    趣味知识 2022-12-06 37 0
  • 古人是如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古代有牙刷吗

    古人是如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古代有牙刷吗

    古人是如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古代有牙刷吗现代人已经习惯每天刷牙,可能一天不刷牙就觉得异常难受。因此可能有人便会想,古人没有牙刷牙膏,得多难受?其实,古人虽然没有牙刷,但并非便对口腔不管不顾,而是有相应的办法来清洁口腔和牙齿。在《红楼梦》中,小姐们吃完饭后,丫鬟便要端来茶以漱口。以茶漱口,是古人很早便已形成的清洁口腔的手段。事实上,古人清洁口腔和牙齿的手段,首先便是通过“漱”。据说更早时候,人们使用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漱口。酒、醋、盐水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的说法。而茶,古人认为它可以去...

    趣味知识 2022-12-06 35 0
  • 人们为何称厨师为大师傅,称助厨为二师傅?厨师的由来

    人们为何称厨师为大师傅,称助厨为二师傅?厨师的由来

    人们为何称厨师为大师傅,称助厨为二师傅?厨师的由来我们知道,人们一般习惯称呼有手艺的人为师傅。比如古代便有的铁匠师傅、木匠师傅、瓦匠师傅等。但有一门手艺的师傅却比较特殊,就是做饭的厨师被称为大师傅,而助厨则称为二师傅。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有个皇帝找了各种匠人修建宫殿。有一天,皇帝来工地视察。看到各种能工巧匠在那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他突然觉得各种工作都挺不简单的,于是说:“你们的工作虽然很不起眼,但仔细看都挺不简单的,就是不知道哪种工匠的本事最重要,我想封这个工匠为师傅。”工匠们一听,都来劲了。木匠说:“要说重要,谁...

    趣味知识 2022-12-06 25 0
  • 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是什么时候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

    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是什么时候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

    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是什么时候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现代人一般认为,1666年英国伦敦大火之后所建立的消防队是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其实,在此前600年的北宋年间,中国就已经建立了一种叫做“军巡铺”的专业灭火组织,这才是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队。北宋时期,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各城市以街巷制代替坊市制扩充城市。当时的都城东京(今开封)十分繁华,人口已经达到150万。各种商铺鳞次栉比,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也棚屋相连。城市建筑繁盛,必然带来火灾隐患。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的100多年里,东京火灾频起,仅重大火灾就有44起。宋仁宗时,...

    趣味知识 2022-12-06 35 0
  • 中国理发业的祖师是谁?中国第一个理发师是谁

    中国理发业的祖师是谁?中国第一个理发师是谁

    中国理发业的祖师是谁?中国第一个理发师是谁关于理发行业的祖师爷,不止一说。旧时记载理发业行规行语与隐语的《净发须知》中记载,理发业的祖师乃是唐代人罗隐,理发师们称其为罗祖。据说罗祖7岁时便学会理发,后来还中了举。在做官的同时,还经常给唐玄宗理发。而民间剃头师傅则传说,武则天的儿子驴头太子脑袋形状怪异,剃头师傅无从下手,驴头太子为此杀了不少剃头师傅。有次罗祖的师傅被令进宫为驴头太子剃头,年幼的罗祖遂自告奋勇替师前去。结果驴头太子很满意,从此让他剃头。罗祖因挽救了天下的剃头师傅而被尊为祖师。另一说法则是将吕洞宾奉为理发...

    趣味知识 2022-12-06 32 0
  • 历史上真有丐帮吗?丐帮的由来

    历史上真有丐帮吗?丐帮的由来

    历史上真有丐帮吗?丐帮的由来在武侠小说中,通常少林是第一大派,而丐帮则是与之齐名的第一大帮。小说中的丐帮往往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成了帮主、长老、舵主、香主等层次分明的权力体系,并且还有严格的帮规以约束本帮弟子的行为。那么,历史上真有丐帮吗?历史上,乞丐们虽然不曾组织过小说中所说的那种大江南北大一统的丐帮,却的确组成过局部地域范围的帮会组织。并且乞丐形成帮会,乃是普遍现象,只是在地域范围上不大。这种地域性质的“丐帮”,组织体系也比较简单,一般是按地域大小自下而上存在层级不同的头目,称为“丐头”。一个地面上的乞丐都服...

    趣味知识 2022-12-06 43 0
  • “菜户营”中的“菜户”是什么意思?

    “菜户营”中的“菜户”是什么意思?

    “菜户营”中的“菜户”是什么意思?北京菜户营乃是丰台区的一个地名,这个地名与卖菜的农户无关。在古代皇宫中,有两个相当凄惨的群体,一个是太监,一个是宫女。太监因为地位低下,更关键的是已经失去性功能,无法娶妻;而宫女则因为整日身处皇宫之中,除皇帝外,无法接触其他正常男子而异常孤独。于是,这两个身份低下而精神孤寂的群体在长时间接触之后,便走到了一块,皇宫里出现了太监与宫女私下结为夫妻的现象。这种现象自汉代已出现,历代不绝。但明代之前的这种夫妻往往比较形式化,更多只是彼此在精神上相互慰藉,当时叫“对食”,属于私密行为。明代...

    趣味知识 2022-12-05 49 0
  • “跳槽”一词来自于青楼吗?

    “跳槽”一词来自于青楼吗?

    “跳槽”一词来自于青楼吗?“跳槽”一词,作为换工作的一种代称,至今已是人人挂在嘴边的流行语了。这个词的最初流行可以往前推几百年,而其当时的意思与今天完全不同。在明清时期的小说和笔记中,“跳槽”乃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可见此词在那时已十分流行。但在当时,“跳槽”不是换工作之意。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之专门做过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说这个词原是说妓女的。妓女丢弃旧爱,另攀高枝,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另外一个槽吃草,称为“跳槽”。后来这个词被用到嫖客身...

    趣味知识 2022-12-05 31 0
  • 用青楼代指妓院起于何时?

    用青楼代指妓院起于何时?

    用青楼代指妓院起于何时?唐代诗人杜牧的《遣怀》诗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因妓院听起来太露骨,人们历来用各种别称来代替它,比如平康、北里、章台、行院、秦楼楚馆等。而这其中,最常用的要算“青楼”了。而事实上,“青楼”一词在早期时跟妓院并无多少瓜葛。“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三国时期的曹植的《美女篇》云:“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唐代邵谒的《塞女行》也有言:“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看来古人往往用青楼借指美女、富家小姐住的地方。另外,青楼...

    趣味知识 2022-12-05 35 0
  • 三百六十行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三百六十行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三百六十行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一句俗话了。人们一般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或他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努力肯干,都能做到出类拔萃。那么这三百六十行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这个数字是谁统计出来的呢?其实,这里所说的三百六十行,并非确数,只是个笼统说法,泛指各行各业。而三百六十这个数字的具体来源,则与早期的“三十六行”的说法有关。自唐代起,人们口头普遍产生了“三十六行”的说法。在当时只是一种笼统说法,但到宋代时,周辉则在《清波杂志》上凑出三十六行,分别是: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

    趣味知识 2022-12-05 38 0
  • 五花八门是指什么?

    五花八门是指什么?

    五花八门是指什么?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五花八门来形容事物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所谓“五花”指哪五花?“八门”又指哪八门呢?最早,“五花”与“八门”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阵法名称。“五花”指的是“五行阵”,“八门”则指“八门阵”。两种阵都以变化多端、使人眼花缭乱为特点。“五行阵”中的五行,系指金木水火土,此阵是利用道家五行原理所布的一种阵。据说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战略家都懂得使用这种五行阵。八门阵也称八卦阵,这个阵势,原来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为阵势的。八八可变成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迷离莫测之中。相传春秋时期...

    趣味知识 2022-12-05 37 0
  • 古时候有履历表吗?

    古时候有履历表吗?

    古时候有履历表吗?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看似新奇,其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往往在古时候有其相应的渊源,履历表也不例外。所谓履历表,尽管花样繁多,但说到底都无非是一种书面式的自我介绍。古代的陌生人见面,固然大多数时候做口头自我介绍时便行了,但总会遇到比较严肃正规的场合,需要在书面上介绍自己。要说最严格的场合,莫过于官场。事实上,早期的履历表便产生于官场,只是当时不叫履历表。我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履历表,应该是隋炀帝时期的“脚色”,简称“色”。隋朝奸臣虞世基任内史侍郎时,便是根据官员贿赂多少来评定考核结果。贿赂多的,则不吝赞...

    趣味知识 2022-12-05 35 0
  • 花名册是什么?

    花名册是什么?

    花名册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对各种名册不叫名册,而是习惯给它添上个字,叫它“花名册”。这是为什么呢?“花名册”其实与花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与古代的户籍登记制度有关。古代为便于收税以及控制人口流动,自春秋时期就建立了户籍登记制度。经过历代补充完善,这种制度逐渐成为统治者管理百姓的重要基础。在做户口登记时,负责登记的人习惯上将户口册子上的户名叫做“花户”,人名称为“花名”。花,这里是掺杂不一的意思。《元典章》记载:“差科户役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开具花户姓名。”明代王瑀《寻亲记》中又有:“好不识,官司立...

    趣味知识 2022-12-05 67 0
  • 签字画押是怎么一回事?

    签字画押是怎么一回事?

    签字画押是怎么一回事?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人们往往要在各种文书或契约后面“签字画押”,以作为一种自己确认的明证。那么,签字画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签字”很容易理解,古时的签字与现在的签字差不多。“画押”,可能许多人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做。“画押”自然不像笑话中说的那样乃是“画鸭”,应该说其是不识字的民众的一种简单签字法。在我国唐代之前,文人们在书信和公文的结尾署名时往往用草书。因为草书形体花哨,人们称之为“花押”。宋代时,由于习俗演变,人们在各种公私书信或公文的结尾多不再署名,而是写上本人的字,称为“押字”或“草字”...

    趣味知识 2022-12-05 74 0
  • 古人如何证明自己身份?

    古人如何证明自己身份?

    古人如何证明自己身份?古代没有身份证,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也不需要这种东西。一个普通人需要证明自己身份时,用书信或信物即可。而对于官员这种特殊身份,则有相应的办法来防止冒充事件的发生。古代官员上任,别的可以不带,但有两样东西必带,一是敕牒,一是告身。敕牒是朝廷发给的委任状,上盖有吏部大印,很难作假。官员到任后,首先需要交出敕牒作为凭证,并将之押在报道的衙门备案。告身则是用于证明上任者本人身份的凭证,为防仿制,由国家专门机构制作。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时的告身由吏部属衙官告院统一制作,所用绫巾裱带等材料,均由特定...

    趣味知识 2022-12-05 38 0
  • 古代木匠的工作范围有哪些?

    古代木匠的工作范围有哪些?

    古代木匠的工作范围有哪些?木匠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再古老不过了,木匠最早被称为“木工”,《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有六工,曰:土工、木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之后木匠又有“梓人”“梓匠”“匠人”等称呼。木匠在古代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建筑之外,人们生产生活中家具、车船、棺材、木工艺品乃至军事上的弓箭、碉堡等,都离不开木匠。故此木匠在整个古代社会都是一个大行当,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大量的木匠。古人早期按照木匠的专职领域进行过相当繁琐的分类,后来又简化为3类,一类是负责建筑等大器作的木匠;另一类是制作比较精致的木...

    趣味知识 2022-12-05 36 0
  • 中国自古就有澡堂吗?

    中国自古就有澡堂吗?

    中国自古就有澡堂吗?中国人相当爱好洁净,汉代时,朝廷每5天便给官吏放一次假,让其回家洗澡。早期贵族多利用天然池塘或在府邸内建造露天池塘以供洗澡。唐代人则喜欢在温泉洗澡,除著名的供唐玄宗和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外,还建有众多的温泉澡堂。到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出现公共澡堂。当时开澡堂称为“香水行”,可能是澡堂内放有一定的香料之故。泡澡堂成为广大市民阶层离不开的消遣活动,文人士大夫尤其喜欢光顾。据说苏东坡便喜欢光顾公共澡堂,并就此有过一些词作。当时还有将澡堂与茶馆一块儿经营的,客人洗完澡还可以在茶馆里...

    趣味知识 2022-12-05 47 0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