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数学

古代数学

  • 著写最早几何学集大成之作,欧几里得曾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著写最早几何学集大成之作,欧几里得曾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几何学是数学中一个基础分支,应用于人类许多领域。我们需要用几何学来测量东西、理解形状,并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空间进行度量。但是几何学并不仅限于此:它与人类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相互作用,许多文化中都有它的发展。首先,让我们看下被称为“几何之父”的人: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欧几里得的工作是我们拥有一种对于几何的系统性方法的最早例子。当你在几何学中做出一般性陈述时,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您应该证明这个陈述是从你认为是不证自明的陈述中通过逻辑规则推导得到的。2000 年以来,这种欧几里得的系统性方...

  • 19世纪几何学的革命,非欧几何如何塑造了哲学、科学、文化和艺术

    19世纪几何学的革命,非欧几何如何塑造了哲学、科学、文化和艺术

    在本文第一部分《著写最早几何学集大成之作,欧几里得曾是怎样影响世界的?》中,我们看到了数个世纪以来古希腊几何学思想是如何浸透在人类思想史之中:从科学、哲学到政治、艺术。然而,19 世纪早期人类迎来了一场几何学革命,人们开始意识到空间并不必然如同古希腊欧几里得暗示的那样。本文中,我们将看到这种觉醒如何塑造了哲学、科学、文化和艺术。欧几里得,椭圆和双曲线几何。仅对于欧几里得几何模型满足平行假设(图自维基)欧几里德的世界在开始之前,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想象一个平面上有一条直线 L 和直线外一点 P,穿过 P 点可作...

  • 古希腊这个几何问题,看着平淡无奇,却让一代代数学家绞尽脑汁

    古希腊这个几何问题,看着平淡无奇,却让一代代数学家绞尽脑汁

    聊聊“化圆为方”那些事人们常用‘大海捞针’,‘煎水作冰’ ,‘化圆为方’等成语表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其中,‘化圆为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此外,为什么‘化圆为方’就意味着不可能呢?数学家们又是如何证明其不可能性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问题。来源“化圆为方”最早由古希腊学者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他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在数学和哲学领域都有所贡献。相传他因亵渎神灵被捕入狱,在狱中实在过于无聊,便提出了这么一个作死问题:"怎样作出一个正方形,才能使它的面积与某个已知圆的面...

    趣味数学故事 2022-02-11 155 0 古代数学
  • 器蕴数学——元代瓷器中的数学

    器蕴数学——元代瓷器中的数学

    摘要:瓷器是三维立体的结构,不同的外观长度比例,会影响着瓷器给人的第一感觉。本文将从瓷器结构比例、中心纹饰特征和基础几何图形向装饰纹饰转变的过程,三个角度来讨论元代青花瓷上的数学之美。关键词:元代瓷器 瓷器结构 纹饰数学一、简述元代瓷器中国瓷史源远流长,元瓷则无疑是一抹亮睛之笔。瓷器自元朝开始臻于成熟。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瓷大器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素雅高洁。元瓷通过浓墨重绘,在花饰细致的热闹中不失清雅干净,亦通过淡描平涂...

    趣味数学故事 2022-01-27 149 0 古代数学
  • 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图的答案是:学习数学

    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图的答案是:学习数学

    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图的答案是:学习数学。当然,数学的世界本身也还不是理念世界,因为数学的对象还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比如几何图形、天穹星象……但通过演练数学,你可以被引向理念世界。传说柏拉图学院门口有个牌子,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柏拉图的学院》马赛克镶嵌画-来自庞贝的西米纽斯斯蒂芬斯别墅(图自维基)为什么数学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原因有二:其一,数学知识最接近理念知识所应有的纯粹性。数学的研究对象似乎是可以见到的,但又仿佛不在现实生活中。比如,自然数字 1、2、3,似乎...

  • 数学家秦九韶九章算术的故事

    数学家秦九韶九章算术的故事

    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1208年-1268年),字道古,汉族,鲁郡(今河南范县)人。 南宋著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01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

  • 数学家沈括数酒坛的故事

    数学家沈括数酒坛的故事

    数学家沈括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数学家。01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

  • 数学家徐光启童年的故事

    数学家徐光启童年的故事

    数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数学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01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困窘的生活,让年幼的徐光启早早就懂事了。进入学堂后,他学习非常勤奋。一天,夜已经很深了,徐光启还在写作文。妈妈心疼地说:“不要写了,早点睡吧!”,“不,我必须把它写完,这是先生要求的作业呢!”小徐光启坚定地说。那一晚,他坚持把作文写完了才睡觉。第二天,先生看了他的作...

  • 数学家欧几里得懂几何的故事

    数学家欧几里得懂几何的故事

    数学家欧几里得欧几里得(英文:Euclid;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ς ,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腊人,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01一天,一群年轻人来到位于雅典城郊外林荫中的柏拉图学园。只见学园的大门紧闭着,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这是当年柏拉图亲自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让学生们知道他对数学的重视,然...

  •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大地测量的故事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大地测量的故事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年—168年),是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01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主张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均环绕地球运行。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托勒密本人...

  • 数学家薛凤祚建议种麦子的故事

    数学家薛凤祚建议种麦子的故事

    数学家薛凤祚薛凤祚 (1599-1680) 字仪甫,号寄斋,山东益都(今淄博市临淄区金岭镇)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01大清顺治年间,临淄金岭镇(今山东淄博市金岭回族镇)。时候正值仲春,收拾农具、耕田播种之季,镇西边的薛氏庭院聚着一群农民。正中一人,五十岁上下年纪,青衣素袍,正埋头计算着什么。原来,当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麦子,农民们根据每年的气候及地质情况选播其中一种。大伙儿曾经为选择种水稻还是麦子而发愁,能掐会算的薛老先生回乡解决了这个问题。约半个时辰后,薛老先生抬起头来,缓缓地说:“今年还是仰着脸种...

  •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地心说的故事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地心说的故事

    数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年—168年),是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01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主张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均环绕地球运行。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的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托勒密本人...

  • 数学家郭守敬制造仪器的故事

    数学家郭守敬制造仪器的故事

    数学家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01郭守敬小时候家庭生活很富裕,在他祖父郭荣的熏陶下,他钻研数学、天文学和水利。他的学习特点是对任何事物都好追根问底。更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型简易的测量器具。他十五、六岁时,弄到一本石印《莲花漏图》,如获至宝,爱...

  • 数学家梅文鼎与康熙的故事

    数学家梅文鼎与康熙的故事

    数学家梅文鼎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汉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01梅文鼎的研究成果得到世界承认后,当时清朝的康熙皇帝高兴地先后两次诏见了梅文鼎。诏见时康熙十分高兴,“赐坐、赐食,夜分乃罢。”赐他做官,梅文鼎婉言推托说“年老不可受。”最后康熙皇帝面赐御墨,御笔所题诗扇,“以荣其归”。自此,梅文鼎载誉回到故乡宣城。梅文鼎如此殊荣而归,地方官府自然要上门道贺,以...

  • 我国第一位女数学家班超

    我国第一位女数学家班超

    女数学家班超我国最早的女数学家班昭,字惠班,东汉安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县人),出生儒学世家,是史学家班彪的女儿,班固的妹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没有完成就死了,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听政后,曾参与政事。01班昭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女史学家,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我们可根据她参与编纂的《汉书》来考证说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在...

  • 数学家李冶与天元术(设未知数建立二元方程)

    数学家李冶与天元术(设未知数建立二元方程)

    数学家李冶李冶(1192年—1279年),原名李冶,字仁卿,自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金正大末进士,辟知钧州。相传李冶原名叫李治,因为朝廷禁止平民和古代帝王同名,而他的名字又和唐高宗的名字相同,于是就减去了一个点,改名叫李冶。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与杨辉、秦九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作有数学著作《测圆海镜》。01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元氏县(今河北省元氏县)求学,对数学和文学都很感兴...

  • 数学家张邱健“百鸡问题”

    数学家张邱健“百鸡问题”

    数学家张邱健张邱建,北魏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约公元5世纪,著名的数学家。01张邱建从小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古时期,关于不定方程整数的典型问题,邱建对此有精湛和独到的见解。著有《张邱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算经的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遗产。02《张丘建算经》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共三卷93题,包括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计算问题。...

  • 数学家王恂与《授时历》

    数学家王恂与《授时历》

    元代数学家王恂王恂简介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01父亲王良曾经担任金朝中山府吏,辞职回乡后潜心研究数学和程朱理学,尤其对数学的研究颇有造诣。他的母亲也很有文化。王恂3岁的时候,母亲教他学习《千字文》,他就能过目成诵,13岁学习《九数》,演算勾股、线性方程难题,已经达到当时最高程度。他的父亲与元朝太保刘秉忠关系密切,刘秉忠发现王恂才思过人。征得他父母同意后,就把王恂带到磁州(今河北磁县)天文台培养深造。 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

  • 北宋数学家贾宪简介及故事

    北宋数学家贾宪简介及故事

    北宋数学家贾宪贾宪,北宋人,11世纪前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约于1050年左右完成《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原书佚失,但其主要内容被杨辉(约13世纪中)著作所抄录,因此传世。杨辉《详解九章算法》(1261)载有“开方作法本源”图,注明“贾宪用此术”。这就是著名的“贾宪三角”,或称“杨辉三角”,现在大家多称“杨辉三角”。《详解九章算法》同时录有贾宪进行高次幂开方的“增乘开方法”。01贾宪是中国十一世纪上半叶(北宋)的杰出数学家,曾撰《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古集》(二卷),都已失传。据《宋史》记载,贾宪师从数学家...

  • 图论的诞生:欧拉与柯尼斯堡的七桥问题

    图论的诞生:欧拉与柯尼斯堡的七桥问题

    十八世纪,在今天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市还被称为柯尼斯堡的年代。像其他许多大城市一样,一条大河(普列戈利亚河)穿城而过。柯尼斯堡除了被一分为二以外,还包含河中的两个岛屿,人们建有七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陆地。当时有一个著名的游戏谜题,就是在所有桥都只能走一遍的前提下,怎样才能把这片区域所有的桥都走遍?这个谜题成为当地人一项热衷的消遣运动,许多人声称已经找到了这样一条路径,但当被要求按照规则再走一遍时,却发现还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直到 1736 年,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给出了答案,他在论文《柯尼斯堡的七桥》中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趣味数学故事 2021-12-31 179 0 古代数学
  •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亲爱的读者:几何学就是研究、理解空间本质的学科。它是人们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的起点和基石所在,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启蒙者和奠基者,是种种科学思想和方法论的自然发源地。不论在自然科学的发展顺序上,还是在全局的重要性上,几何学都是理所当然的第一科学。在早期文明中,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利用归纳实验的方法去探索空间的本质,这属于实验几何阶段。随后,数学家们以实验几何之所得为基础,用逻辑推理去探索新知,并对已知的各种各样空间的本质,精益求精地做系统和深刻的分析,这属于推理几何,在这方面,古希腊文明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古...

    趣味数学故事 2021-12-31 217 0 古代数学
  • 动物趣味数学故事:买鸡

    动物趣味数学故事:买鸡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们带来的动物趣味数学故事是:买鸡。故事内容:东晋时期有一位叫陶渊明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流传于世,被公认为一篇佳作。关于他的很多有趣故事也广为流传。一次,陶渊明出了一道算术题,想考考他的几个孩子。试题是这样的:已知每只公鸡价格是5文钱,每只母鸡价格是3文钱,每3只小鸡价格是1文钱,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提问:在这所有的100只鸡中,公鸡总共有几只?母鸡总共有几只?小鸡总共有几只?考问的结果很让陶渊明失望,因为他的所有孩子,居然没有一个能把这道数学题回答正确,陶渊明回头想想:...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六年级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九金十一银,重量两持平;相互换一个,黄金那头轻;相差十三两,不知是何因;现问金银各一枚,各是几两又几斤?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九金十一银”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各一枚各重几何?”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题目的意思可以是:有9枚重量相等的黄金和11枚重量相等的白银,它...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趣味数学题目:五牛加二羊,共值十两金;牛二羊五只,价格仅半斤;借问能算者,各值多少金?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中的“牛五羊二直十金”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几何?”原题中的“直”字,古时与“值”字相通,“直金十两”“直金八两”,即“价值为金子十两”和“价值为金子八两”。题目中的“斤”“半斤”和“...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六年级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小器一,大器五,合起来,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合起来,容两斛。现问两器各一个,各能容纳多少斛?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大器和小器”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器、小器各容几何?”题目中的“斛”,与“胡”音相同。“斛”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种容量部位,它与另一种旧制容量单位“斗”的进率...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四年级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二人均有银,数量未说明;甲得乙一半,甲满五十银;乙得甲太半,乙也整五零;二人各多少,谁能说得清?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名题“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亦钱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诗题中的“五零”即五十;“太半”即2/3,题目的意思可以是:甲乙二人各有钱若干,甲得乙钱...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趣味数学题目:有物不知数,让我数一数;三个三个数,剩二好孤独;五五数剩三,七七又二单;此物多少数,谁能说清楚?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有名的“孙子问题”(又称“物不知数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通俗的话来说,题目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个,只知道将它们三...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目适合年级:四年级“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趣味数学题目:妇人洗碗在河边,旁人问客有几员?答曰不知人数目,碗的只数听我言:一只盛饭二人用,一汤摆在三人前;四人共食一碗肉,六十五只便周全。请你仔细算一算,家里客人共几员?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荡杯”名题以及我国民间流传的“荡杯”诗题,编写而成的。在《孙子算经》上,此题的原文是:“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杯何以多?妇人曰有客。吏曰...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趣味数学题目:三鸡啄粟米,速度不整齐;公鸡啄四粒,母二雏一粒。粟主责令赔,共赔千零一;各应赔多少,公平又合理。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一道名题—“三鸡啄粟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三鸡,共啄一千一粒。雏啄一,母啄二,翁啄四。主责,本粟三鸡主各偿几何?”题中的“一千一粒”即“1001粒”。题中的“雏”“母”“翁”,分别指小鸡、母鸡、公鸡。题目的意思是:分别属于三户人家的...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趣味数学题目:三人持钱数不明,但知三人友谊深;乙丙半数都给甲,甲钱九十好欢欣;甲丙之半乙拿走,乙整七十无零星;丙拿甲乙钱半数,共是五十六文银。原来钱数各多少,谁能将它说得清?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三人持钱”趣题编写而成的。题目的原文是:“今有甲乙丙三人持钱。甲语乙丙:‘各将公等所持钱半以益我,钱成九十。’乙复语甲丙:‘各将公等所持钱半以益我,钱成七十。’...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趣味数学题目:出门望九堤,堤上九树奇;每树九个枝,每枝九巢倚;每巢九只鸟,每鸟九雏依;每雏九片毛,每片九色披。请问各项数,每项各是几?这是依据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上的名题“出门望九堤”编写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出门望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几何?”题中的“堤”即堤坝,是沿河或沿海修筑的防水建筑物;题中的“木”即树木或树,...

  • 古代神话趣味数学题:《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

    古代神话趣味数学题:《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神话趣味数学题:《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趣味数学题目: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然后师徒们继续赶路,又遇上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一面赶路,一面观景,不觉天色已晚。故事发展到这里,小说中写道:……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

  • 古代趣味数字故事: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古代趣味数字故事: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阿拉伯数字来自于阿拉伯吗?且听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这个趣味数学故事。通常,我们把1、2、3、4.5、6、7、8、9、0称为“阿拉伯数字"。如果问为什么叫它“阿拉伯数字",也许你会说:“当然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啦不过,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些数字,最早产生于古代的印度。可是,人们为什么又把它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呢?据传早在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逐渐征服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个东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萨拉森大帝国。后来...

  • 数学发展史之芝诺悖论的故事——阿基里斯追乌龟数学趣味题

    数学发展史之芝诺悖论的故事——阿基里斯追乌龟数学趣味题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数学悖论【发生的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比如说芝诺悖论,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为同学们解读数学发展史之芝诺悖论的故事——阿基里斯追乌龟。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四年级难度:较高【阿基里斯追乌龟数学趣味题】趣味小故事: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了数学史上著名的一道难题:在希腊神话中,阿基里斯是跑得最快的人。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发现在他前面10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大乌龟正在缓慢地向前爬。乌龟说:“阿基里斯,谁说你跑得最快?你连我都...

  • 趣味数学与文学: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

    趣味数学与文学: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

    诗歌表达数学问题,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大家肯定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是在中国的古代就做到了。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这个趣味数学与文学: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五年级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1.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  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  甲云所说无差谬,  若得这般一群凑,  再添半群小半群(小彪群就是四分之一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  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诗...

1 2 3 4 ››